在汽车快速增长的今天,没有交通拥堵的城市越来越少,即使说今天没有拥堵,也要未雨绸缪防止踏入“堵城”之列
日前,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正式发布《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》,报告显示:济南、哈尔滨、北京位列全国堵城前三,贵阳和昆明则挤入年度堵城排行榜TOP10,分列第五位和第七位(1月11日央视)。
此前,还仅是个别城市获得“堵城”名号,如今很多城市都摘得此“殊荣”,这不得不让人有些无奈。虽然拥堵现象与城市化浪潮、汽车社会到来有关,但其与城市治理能力、市民环保意识也存在很大关系。当城市治理能力跟不上汽车增长,市民热衷于驾车出行,拥堵几乎是必然的。结合上述新闻看,有关机构已经连续几年发布年度堵城排行榜,有的城市虽然排名下滑,但不是因为交通状况大大改善,而是因为其他城市更堵;有的城市排名上升,虽然有客观原因,但也反映出了治理能力。因此,这个堵城排行榜,不仅值得上榜城市反思,而且也值得其他城市反思。
上榜城市中,尤其值得解析的是前两名。济南作为堵城之首显然不光彩。虽说济南的拥堵主要与2016年政府“高快一体”“海绵城市建设”、新建地铁等城市大面积修路施工有关,但这不能作为“最堵之城”的全部理由,除上述原因之外,恐怕还与交通管理不科学、公共交通不完善等方面有一定关系。一个城市大面积修路施工对交通影响不可避免,但却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减少不良影响,如果施工区的交通组织、交通控制方法、车道封闭位置、施工区长度等都采取最优方案,对交通影响会降到最小。但如果管理不科学,施工就会加剧拥堵。身处榜首,济南有关方面需要反思。
再来看看排在第二名的哈尔滨,在上述报告中被评为道路规划最不合理城市,道路规划严重影响其交通发展。哈尔滨变成“堵城榜眼”其实是可以避免的,如果之前的城市管理者、规划者能够科学规划,那么不会是这个样子。这恐怕又是城市管理者充当“规划之神”的“杰作”。但现在的哈尔滨城市管理者不能完全去责怪“前人”,一方面,需要反思、吸取道路规划最不合理的教训,避免重蹈覆辙;另一方面,在既成事实面前,要深思如何去弥补过去规划方面的缺陷。虽然不合理的道路规划很难推倒重来,但如果下决心弥补规划缺陷,还是有很多办法的。
总的来说,“堵城”排行榜值得每个城市反思。上榜城市既要直接反思自己的问题,也要从其他上榜城市那里汲取教训,毕竟城市大面积修路施工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济南,道路规划不合理也不只是哈尔滨,唯有多一些深刻反思,才有望改善交通现状。没有进入年度堵城排行榜TOP10的城市,不要自我感觉良好,也不要以看客心理对待堵城排行榜,因为没有进入TOP10,并不等于没有拥堵,在汽车快速增长的今天,没有交通拥堵的城市越来越少,即使说今天没有拥堵,也要未雨绸缪防止踏入“堵城”之列。
不能否认,很多城市不断改进交通管理、不断提升规划水平,对公共交通也越来越重视,但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仍然有限,这是什么原因呢?笔者认为,根源在于大城市聚集了太多的公共资源和商业资源。目前,只有北京等极个别城市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继而疏解城市部分功能,减少城市功能太多对人对车的吸引。希望有关方面从均衡公共资源、商业资源的角度去求解治堵之道。当然,治标也是需要的,但治标还需进一步加码,国内外有不少成功经验可供借鉴,希望上榜城市作出表率。